差示扫描量热仪其产品的优势分别是什么?
更新时间:2025-09-27 点击次数:77次
差示扫描量热仪是一种高灵敏度的热分析仪器,通过测量样品与参比物在程序控温过程中的热流差异,精准捕捉物质受热或冷却时的物理化学变化,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、医药、食品、新能源等领域。其核心原理基于能量守恒定律。当样品发生熔融、结晶、玻璃化转变或化学反应时,会伴随热量吸收或释放,导致样品与参比物间产生瞬时温差。仪器通过高精度传感器实时捕捉这一温差,并将其转化为热流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(DSC曲线)。该曲线以样品吸热或放热的速率(即热流率dH/dt,单位毫焦/秒)为纵坐标,以温度T或时间t为横坐标,可定量测定物质的热效应,如相变温度、熔融热、结晶热等。
一、高精度测量能力
微小热量变化检测:DSC通过高灵敏度传感器(如配备120对金/金钯热电偶的传感器),可精确测量样品与参比物之间的热流差或功率差,检测精度达微瓦级(如±0.001mW),确保数据准确性。
高分辨率与基线稳定性:部分型号(如DSC1)采用创新传感器设计,能清晰分辨相邻热效应峰(如多重熔融峰或相变峰),基线波动小,减少测量误差。
热焓与温度精度:热焓精度可达±0.05%(标准金属),温度准确度达±0.025℃,满足高精度热力学参数测定需求。
二、宽温度范围与灵活升降温速率
温度范围广:DSC通常可在-180℃至725℃(甚至更高,如DSC1可达-150℃至700℃)的范围内工作,覆盖极低温到超高温测试需求。
升降温速率灵活:支持从0.01℃/min到数百℃/min的升降温速率,可模拟快速冷却或慢速加热等实际工艺条件,适应不同材料测试需求。
三、多样化操作模式与智能化功能
多种工作模式:
热流型DSC:通过热阻元件测量热流差,结构简单,维护成本低,适合常规热分析。
功率补偿型DSC:直接测量样品与参比物的功率差,温度控制更精确,适合复杂体系分析。
调制DSC(MDSC):叠加正弦温度调制,可分离可逆与不可逆热效应,深入分析复杂热行为。
智能化功能:
自动校准与基线校正:内置自动校准程序,确保温度和热流测量的准确性;基线校正功能消除仪器漂移,提高数据可靠性。
自动气体切换系统:支持惰性气体(如氮气)、氧化性气体(如空气)或还原性气体环境,模拟不同使用条件,减少人工干预和误差。
高通量测试能力:部分型号(如DSC1)配备34位自动进样器,提高样品处理量,提升研发效率。
四、耐用性与稳定性
坚固设计:DSC仪器采用模块化设计,结构坚固,维护需求低,长期使用稳定性高。
抗干扰能力强:采集电路屏蔽抗干扰处理,确保数据采集的稳定性和可靠性。
用户友好界面:配备大尺寸彩色触摸屏(如8寸工业级触摸屏),操作界面直观,信息显示齐全,降低操作难度。